非肇事逃逸怎么认定
发布时间:2025-02-23 05:04:10
非肇事逃逸怎么认定?
最佳答案
根据我国刑法第133条对交通肇事罪的描述,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财产重大损失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而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若因逃逸导致被害人死亡,则可能面临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那么,非肇事逃逸如何认定,这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首先,如果交通肇事当场已经导致被害人死亡,行为人之后才逃逸的,由于死亡结果与行为人的逃逸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这就不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其次,如果行为人在主观上认为被害人已经死亡,从而逃逸,但实际上被害人并未死亡,其死亡则是由于行为人逃逸,使其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抢救而造成的,这种情况下就应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
因此,非肇事逃逸的认定主要看行为人的逃逸是否与被害人的死亡结果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如果没有直接因果关系,则不能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从而不构成肇事逃逸。